反思“远程直播在线教学”的弊病有哪些理论(心理学、教育学、政策法规)上的依据?
反思“远程直播在线教学”的弊病有哪些理论(心理学、教育学、政策法规)上的依据?
反思“远程直播在线教学”的弊病有哪些理论(心理学、教育学、政策法规)上的依据?我在一所西部山区高中任教。我校参与成都七中的网络直播教学已经有好几年了。我们把这样的班级称为...
反思“远程直播在线教学”的弊病有哪些理论(心理学、教育学、政策法规)上的依据?
我在一所西部山区高中任教。我校参与成都七中的网络直播教学已经有好几年了。我们把这样的班级称为网络班,集中了全校(也就是全县)所有的最优秀资源——包括最好的生源、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设备。
具体模式是,主科的每一堂课都和成都七中本部,通过远程直播现场教学。用投影仪在黑板上播放,学生们就抬起头来看直播视频,同步做笔记,同步做练习(包括课后的作业,阶段的检测)
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直播不能中断。如果学生有问题也不能提出,七中本部的老师可以对他本班上的学生进行提问,回答本班学生的问题。但对于远端班级的学生就鞭长莫及了(毕竟同时有差不多100多个我们这样的班级在看他们的课堂直播)。
总的来说学生的反应:1、太闷了,一天到晚看电影,2、太快了。本部老师讲一遍,他们的学生能听懂,可是我们很多同学,凯时娱乐注册。根本还没回过神呢!更别说笔记了。
我们远端班的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上不能讲话,因为没有时间讲(学生要听视频里老师讲)。那么我们的老师工作主要就是维持课堂纪律,比如有的同学从早到晚看直播,实在是太困了眼睛睁不开,那么我们老师就提醒他。然后就是,批改学生的作业。再就是在课后有少量的时间,可以将学生作业里面呈现的问题(主要是七中老师不讲的那些他们认为简单的作业、或者他们简单讲了其实学生不懂的作业)进行讲评,但是由于时间安排的关系,很多问题也不能讲透,我们称之为“夹生饭”。明知道是夹生的,也无可奈何。
我们认为,网络直播教学当然是好事,对我们偏远山区的教育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是对我们师资的培训作用远远大于对我们远端学生自己的学习作用。因为老师听他们的直播课就相当于同行之间的交流,会发现有些东西讲得确实不错。可是对学生作用不大,甚至部分可认为是有反作用。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办法融入到课堂中去,一直是作为旁观者的存在。
第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太少。在屏幕里的老师就像在电影中的主角,在屏幕下的同学们,就像是看电影的观众。根本就没有办法融入到课堂中。何况教育的本质,还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人的成长。网班的教学模式,可以把一些难题、把一些知识点给学生讲懂(就这个都不能完全保证)。可是人的成长是要求老师和学生的相处,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之中完成,通过看电影的模式根本就不可能。
第二,网班本部的学生,是四川最好的重点中学的学生(当然并不是他们学校最好的学生)。和我们偏远山区的最好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我们学生跟不上他们那么快速、大容量的课堂节奏。
现在请教各位的主要问题是:以上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有什么理论依据来支撑???
从常识上讲,我觉得以上两个问题已经是严重违背教育学规律,违背心理学规律。
可是以我目前的水平,实在想不出在学过的教育学、心理学的专著中,有哪些规律是关于这方面的。
请教各位,在教育学,心理学,政策法规中(或者是专著、课题、论文,甚至是名人名言),有哪一些规律,可以证明这一类“网络直播远程教学”的荒谬。展开我来答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展开全部先不讨论其他,你不觉得首先要承认你们的学生素质确实要比本部的弱吗?追问这个是肯定的,当然要承认。请问您可以解答我的问题吗?
(责任编辑:admin)